语文网
成语
古诗
读后感
拼音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人教版
苏教版
小学语文教案
首页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ppt课件
教学实录
语文学习资源
人教一上
人教一下
人教二上
人教二下
人教三上
人教三下
人教四上
人教四下
人教五上
人教五下
人教六上
人教六下
人教七上
人教七下
人教八上
人教八下
人教九上
人教九下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苏教一上
苏教一下
苏教二上
苏教二下
苏教三上
苏教三下
苏教四上
苏教四下
苏教五上
苏教五下
苏教六上
苏教六下
苏教七上
苏教七下
苏教八上
苏教八下
苏教九上
苏教九下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字典在线查字
在线词典
造句大全
成语大全
近义词大全
反义词大全
古诗词网
三字经
弟子规
您的位置:
语文网
>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网
本文阅读:次)
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
1、认识作品中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留恋之情。
2、学习这首现代诗歌的特征,鉴赏诗歌的音乐美。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作品作为现代诗歌的形式特征。
教学难点:
学习作品通过意象表达对康桥的留恋之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具准备:
康桥示意图,录音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诗——《
再别康桥
》。
一、作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早年留学欧美,回国后担任大学教授。是资产阶级文学流派“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代表作品是《再别康桥》。
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倡导新格律诗的创作,主张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代表人物有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
二、写作背景:
作者曾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多次留恋于剑河上剑桥的优美景色。对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深爱有加。离别之后写了这首诗歌。
展示康桥示意图
三、朗读:
1、首先跟录音听读;
2、其次同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3、最后由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板书生字词)
四、分析:
方式:引导启发学生自己诵读体会,师生共同总结各小节内容。
第一节:透露对康桥难分难舍的深情。
第二节: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的情景。
第三节:写康河里水草随微波起伏。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和联想。
第五节:向草色深处漫溯,向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六节:在寂静的夜晚吹秦离别的笙箫。
第七节:照应开头,表现对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
五、理解:
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再做总结。
问:全诗七小节可分几部分,各是什么意思?
答: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表现对康桥的留恋之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二部分(2-6):以特有的意象表达对康桥无限爱恋之情。
第三部分(7):照应开头,承上总结,表明对康桥的留恋之情。
(过渡: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歌)
六、鉴赏:
方式:先给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再做总结。
1、构思别致,不落俗套。
作品创造了一种寂然无声的意境,排除了离别的伤痛,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诗人选取了独具特色的意象,造出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每一小节一个动态的画面,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3、句式整齐重叠,偶句押韵,使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具有古典诗词重章叠句的特点。
七、主题:
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再做结论。
问:同学们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八、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理解: 鉴赏:
1、留恋 5、放歌 1、构思别致,不落俗脱。
2、金柳 6、笙箫 无别伤,有飘逸
3、水草 7、柔情 2、意境鲜明,有流动的绘画美。
4、清潭 3、句式重叠,偶句押韵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全文共2195字
1
2
3
4
下一页
热门相关内容
再别康桥阅读答案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一《再别康桥》ppt课件免费下载大全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必修一《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大全
《再别康桥》教案
黄冈中学_语文高中必修1诗两首_再别康桥_B9A6辅导视频
再别康桥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重点句子赏析
《再别康桥》教案10
高一 语文 许萌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四讲:再别康桥(成品)辅导
用诗歌‘三美’赏析《再别康桥》不少于200字
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最新相关内容
《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每一段意思
急需一篇“戴望舒《雨巷》读后感”或者是《再别康桥》的读后感!
《再别康桥》教案10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语文高中必修1诗两首_再别康桥_2F37.辅导视频
《再别康桥》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再别康桥》说课稿
《再别康桥》教案3(读本)
徐志摩《再别康桥》课文原文_《再别康桥》课文内容_《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的课堂分析讲解
相关专题
再别康桥教案
相关栏目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高一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高二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高二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高三语文上册教学实录
最新内容
《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大全_高
《赤壁赋》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一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
《我与地坛》 教学案例(苏教版高
《我与地坛》教学案例 (苏教版高
《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学案例(人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
《包身工》 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
《声声慢》教学案例——一个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