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蜗牛回家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夸张手法的幽默。学说描述蜗牛爬行速度的话“小蜗牛爬呀爬,爬得很慢很慢,很久才爬回来。” 2.通过理解小蜗牛爬了一季才爬了一个来回的爬行速度,进一步了解蜗牛的习性。 3.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 活动准备: 1. 挂图17号;《小朋友的书.春天到》;磁带及录音机。 2. 小蜗牛贴片。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小蜗牛形象贴片,谈话引题 看!小蜗牛又要去旅行了,这次可是妈妈让它去的。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仔细听听,故事里的小蜗牛到哪儿去了,路上花了多长时间。 二、 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故事里讲了什么?(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三、 教师结合挂图讲故事 提问: 1. 春天到了,妈妈叫小蜗牛去干什么? 小蜗牛是怎么爬的?为什么等它爬回家已经是夏天了?故事里怎么说的(学说:小蜗牛爬呀爬,爬得很慢很慢,很久才爬回来) 2.夏天到了,妈妈叫小蜗牛去干什么? 小蜗牛是怎么爬的?(学说:小蜗牛爬呀爬,爬得很慢很慢,很久才爬回来) 3.秋天到了,蜗牛妈妈怎么说? 小蜗牛怎么爬?(学说:小蜗牛爬呀爬,爬得很慢很慢,很久才爬回来) 4.等小蜗牛爬回家已经是什么季节了?妈妈怎么说? 小蜗牛为什么爬了这么久?(因为爬得太慢) 5.你们觉得故事好听吗? 小结:当然,小蜗牛不会爬这么长时间,这是故事里夸张的表现手法,让我们听起来觉得小蜗牛特别有趣。所以你就会觉得故事好听。 四、 师幼合作讲故事 1.请幼儿使用《小朋友的书.春天到》第27-28页“小蜗牛”,看着图画听教师讲故事,故事中讲到小蜗牛怎么爬的地方,请幼儿一起来讲。 2.师幼共同表演故事。
活动过程
一、日常2113行为导入
“妈妈要过生5261日,明明想送妈妈一幅画4102,于是他准备好纸笔画了起来,可1653是画了一会,觉得画不好,于是他放弃了”小朋友请讨论一下,明明是接着画呢?还是不画了?(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可是你们知道小蜗牛也想做一件事,它做成了吗?请听老师讲的故事《小蜗牛去旅行》
二、欣赏理解体验故事
1、音乐起 ,教师有表情地讲读故事。
2、根据故事内容请幼儿回答问题: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小蜗牛为什么想去大森林?在路上小蜗牛遇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小蜗牛去没去大森林?
3、出示图片(打乱顺序)。师:这几幅图就是这个故事的内容,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老师说的话把这幅图找到好吗?(按照叙述的内容,请幼儿逐一将图找到,教师按顺序贴好)
4、幼儿看图讲述。用上“森林、惊讶、微笑、决心、到达”等词语。
5、角色表演。先请接受快,表现能力强的幼儿做示范表演。音乐适时进入。
6、续编故事。“小朋友表现真棒,能够把这个故事表演得这么好,可是小蜗牛下了这么大的决心,它能不能看到大森林呢,它看到的大森林会是什么样的景色呢?谁能说一说?”
三、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小蜗牛下定决心不怕困难,它一定能看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要向小蜗牛一样下定决心不怕困难一定也会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就像刚开始老师说的小明明他要坚持把画画完,送给妈妈,妈妈收到后一定很开心,对吗?
四、活动延伸
小蜗牛想去的地方就是美丽的大森林,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这里就有美丽的大森林,看到远处的大山了吗?有的小朋友是不是都爬上去了?下面还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开满了野花。可美了,老师这里许多山林里的相片,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去千教网找阿,上边大把 网址是: 初中每个年级每个章节的教案都有,免费的
汗~~~ 作业上的八 我貌似看过 ~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