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莎莎教案
《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沙锤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并能用语言、动作、图画等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认识沙锤的特性,能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 3.培养学生能正确的感知美,理解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有表情的歌唱,并在学唱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律动感。 教学难点: 1.为歌曲创编歌词。 2.学生探索沙锤的不同节奏型的演奏。 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沙》是一首天真、活泼的儿童歌曲,bE大调,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其中 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除了句末落音不同外,其它三小节完全相同。每个乐句开始时下行的旋律线和紧接着同音反复的八分音符旋律进行,映衬着一种轻巧、活泼的情绪。演唱时采用中速,注意保持活泼情绪,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应处理的弱一些,以表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春景。 教具学具使用: 电脑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自制沙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律动。 2.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瞧,她是谁?(多媒体课件:春姑娘)春姑娘一到,大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观察过吗? 2.教师朗诵一段描写春天的散文。(多媒体课件:春天景色) 3.教师:你能用最美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来描述春天的景色吗? 4.教师:让我们跳着舞到音乐中去寻找春天吧。(听音乐跟老师表演《春天在哪里》)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春天太美了,大家都这么高兴,地里的种子耐不住寂寞了,他想钻出头,可是怎么也钻出来,怎么办?谁能帮得了他?(学生答:小雨) 2.教师:春天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下春雨时会有什么样的声音?你能模仿吗? 3.教师:小雨沙沙沙的下着,他落在了花园里、鱼池里、田野里都有什么变化? 4.老师代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5.启发学生:春雨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呢?会有什么变化? 6.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出完全相同的两句。 7.教唱歌曲。 四、复习巩固 1.教师:你觉得“小雨沙沙沙”这个地方怎样唱比较好?为什么? 2.用自制的沙锤为歌曲伴奏。教师:你还可以怎样为歌曲伴奏? 3.分别扮演花儿、鱼儿和苗儿即兴歌表演。 五、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为故事《五彩的春天》编对话。 2.请你代表植物、动物对春雨说一句感激的话吧。 3.动手一起装扮美丽的春天。 4.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 六、小结 1.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我们把春天打扮的多美啊。 2.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吧。(听音乐走出教室)
小雨沙沙打击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沙》,懂得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启发学生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加深对大自然的喜爱。
【过程与方法】
运用小组探究合作的方法,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并选择适当强弱力度来表现歌曲《小雨沙沙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
使用适当的强弱力度对比来表现歌曲。
三、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采用猜谜语的方式进行导入,通过提出问题“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谜语描述的是一幅什么自然景象?
通过学生回答得出该谜语的谜底是“雨”,从而引出新课《小雨沙沙沙》。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春雨的自然风光图片,在播放图片的同时结合下雨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方式感染学生,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小雨沙沙沙》,教师设问乐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再次聆听歌曲,教师提出问题: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情景?
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总结:歌曲描绘了在春雨中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带领同学们用“lu”跟着钢琴伴奏轻声哼唱两遍,熟悉歌曲旋律。
2.教师带领同学们以游戏接龙的方式,教师朗读歌词前半句,学生接歌词下半句。教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学生:“小雨沙沙沙”。潜移默化的将歌词节奏融入游戏当中,引导同学们熟悉歌词。
3.将歌词带入旋律当中,教师带领学生跟钢琴演唱,从而引导学生基本学会演唱该曲目。
4.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歌曲当中哪两句相同,哪两句不同,请同学们观察一分钟,随后找同学上来回答”。一分钟后请几位同学进行回答,教师总结:歌曲1、3乐句完全相同,2、4乐句不同。此时采用教师示范的方式,将第一句使用较弱的力度,第三句使用较强的力度进行演唱,通过这种方式,带领同学们感受乐句之间强弱对比给音乐带来的变化,并邀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练习两个相同乐句的强弱对比练习。
5.在练习完成以后,挑选几位演唱比较好的同学上台演唱,并给予适当的点评。展示完成后,使用刚才练习的方法再一次完整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教师设问:各位聪明可爱的同学们,请大家一起告诉老师,通过刚才的演唱,大家能够发现歌曲当中有哪两个角色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歌曲当中分别出现了“花儿”和“鱼儿”两个角色。
2.教师再次提出问题: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想出一些动作,来分别表现“花儿”和“鱼儿”两个角色呢?下面就请大家两人为一个小组,给出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自由的编创,在编创的过程当中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大自然当中的花儿通常都是什么样的,鱼儿是怎么游泳的,可以适当的进行模仿。
3.在同学们编创的过程当中教师下台进行相应的动作指导,时间到后请编创动作比较好的同学上台进行展示,并进行相应的点评。通过这样的活动,引导同学们树立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五)小结作业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回顾,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课下将本节课所学习的歌曲回家唱给自己的父母听。
四、板书设计
大班《萝卜蹲》教案
《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沙锤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并能用语言、动作、图画等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认识沙锤的特性,能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
3.培养学生能正确的感知美,理解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有表情的歌唱,并在学唱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律动感。
教学难点:
1.为歌曲创编歌词。
2.学生探索沙锤的不同节奏型的演奏。
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沙》是一首天真、活泼的儿童歌曲,bE大调,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结构,其中 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除了句末落音不同外,其它三小节完全相同。每个乐句开始时下行的旋律线和紧接着同音反复的八分音符旋律进行,映衬着一种轻巧、活泼的情绪。演唱时采用中速,注意保持活泼情绪,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应处理的弱一些,以表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春景。
教具学具使用:
电脑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自制沙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律动。
2.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瞧,她是谁?(多媒体课件:春姑娘)春姑娘一到,大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观察过吗?
2.教师朗诵一段描写春天的散文。(多媒体课件:春天景色)
3.教师:你能用最美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来描述春天的景色吗?
4.教师:让我们跳着舞到音乐中去寻找春天吧。(听音乐跟老师表演《春天在哪里》)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春天太美了,大家都这么高兴,地里的种子耐不住寂寞了,他想钻出头,可是怎么也钻出来,怎么办?谁能帮得了他?(学生答:小雨)
2.教师:春天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下春雨时会有什么样的声音?你能模仿吗?
3.教师:小雨沙沙沙的下着,他落在了花园里、鱼池里、田野里都有什么变化?
4.老师代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5.启发学生:春雨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呢?会有什么变化?
6.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出完全相同的两句。
7.教唱歌曲。
四、复习巩固
1.教师:你觉得“小雨沙沙沙”这个地方怎样唱比较好?为什么?
2.用自制的沙锤为歌曲伴奏。教师:你还可以怎样为歌曲伴奏?
3.分别扮演花儿、鱼儿和苗儿即兴歌表演。
五、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片为故事《五彩的春天》编对话。
2.请你代表植物、动物对春雨说一句感激的话吧。
3.动手一起装扮美丽的春天。
4.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
六、小结
1.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我们把春天打扮的多美啊。
2.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吧。(听音乐走出教室)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雨沙沙
你在香港还不知道 去店里问啊
音乐《我的身体》教案。
音乐小雨沙沙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