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扭绳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利用绳子柔软可变的特性,大胆尝试玩绳子并创造性的摆出多种造型。 2、尝试合作玩绳体验用绳子造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绸绳、背景音乐、相机。 活动过程: 一、弯来绕去的扭扭绳 1、出示扭扭绳 播放音乐,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扭扭绳。 2、音乐停,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扭扭绳的柔软可变性。 3、教师小结:原来扭扭绳神奇是柔柔的,会变的。 二、好玩的扭扭绳 1、请幼儿拿一根绳子摆造型,探索绳子的可变性(教师巡回引导。)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扭扭绳的造型。 3、教师小结:我们用一根扭扭绳摆出了这么多的造型,有……有…… 4、请幼儿与同伴合作用多根扭扭绳摆造型,(教师巡回引导) 5、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PPT,相互交流。 6、教师小结:我们用多根绳子摆的造型就更多更丰富啦,有…… 三、为扭扭绳喝彩 师:扭扭绳,真神奇,真好玩,我们为每一种不同的扭扭绳造型喝彩吧!扭扭绳你真棒! 活动结束: 我这里还有一堆它的 好朋友,它们也想亮个相,你们愿意帮它们这个忙吗?走,我们去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吧!随着音乐舞动起来,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中班
中班安全教案100篇
健康教案中班
我是来看评论的
教学要求: 1、认识南京长江大桥,了解祖国的建设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课文中的比喻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并展开合理想象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中班生活教案。
帮你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5313838找到一篇类似的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园教案:我现在有点忙
教师:屈老师
(一)内容简介
小男孩去找动物朋友小狗狗、小兔子、小牛一起玩。可让小男孩奇怪和伤心的是——平日里爱玩耍的动物朋友个个都拒绝了他的邀请,并且都说:“我现在有点儿忙!”……
(二)主题分析
这个故事让幼儿知道排便是一件很重要、很自然的事情。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动物不同的大便。
(三)情节分析
瞧,忍住小便、大便不去,而是先忙着找朋友玩,这正是3岁幼儿身上经常出现的状况。可当故事情节随着动物们纷纷拒绝小男孩的游戏邀请时,一个大大的疑问出现了:动物们究竟在忙点儿哈?有什么比玩还要重要的事情呢?不过更奇怪:的还在最后,就是当动物们终于又回到小男孩身边一起快乐游戏时,小男孩却也因为“忙"而突然离开大伙儿,从而将故事引向深入。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和我一起玩好吗”的句式生动体现了本书主角——小男孩爱玩耍的性格特征。“为什么不跟我玩"、“动物们在忙点儿哈’’的疑问,则引发了小朋友的阅读兴趣。本书以小男孩为线索,生动地介绍了多种动物的大便形态;而幼儿在欣赏有趣故事的同时,也了解到正确如厕的方法。
(五)图画分析
1、画面的构图和排列
图画书中涂鸦般的绘画手法,使作品充满了童趣和温馨。阅读时虽然须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但在引导幼儿观察动物大便的图片时,教师可采用一次翻阅相关几张图片
的方法,来展开讲述。
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在故事的开始部分,可以让幼儿说说:“朋友们不跟自己玩的时候心情如何?”继而引导幼儿看看、讲讲第7张图片中小男孩的表情。接着故事的第一个小高潮——围绕“那动物们究竟在忙什么”、“为什么不能和宝宝玩"的大胆想象、讲述开始了。
第二个小高潮是在欣赏到故事的第12、14、16张图片时引发的讨论——在这里,不仅可以让幼儿猜猜、说说(大便)“这会是什么",还可以在揭开谜底——动物大便时,让幼儿观察这些大便是什么样子,进而通过画面上留下的部分动物身体,猜测“这会是谁的大便"
在故事的最后,围绕“小男孩跑到哪里去了"、“他会忙点儿哈”的讨论,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大胆联想、自由表述,同时也能帮助儿培养良好的如厕习惯。
(六)语言分析
故事以简单的语句为主,贯穿故事始终的一句对话就是:“和我一起玩吧",“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忙"。这种不断反复的简单句式,尤其适合小班的孩子,能让幼儿不断重复、记忆,同时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意图
忍住小便、大便不去,而是先忙着找朋友玩,这正是3岁幼儿身上经常出现的状况。《我现在有点儿忙》的故事围绕“动物们为什么不跟小男孩玩儿"、“他们究竟在忙点儿啥”、“有什么比玩还要重要呢”等疑问展开探索……幼儿在阅读故事、解答疑问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礼貌地邀请别人共同游戏,同时通过“让小男孩快乐起来”的环节,以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2、活动目标
认识狗、兔、牛,能准确地说出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主要特征。
3、活动准备
辔《我现在有点忙》图画书
·教学课件(PPT)
4、活动过程
(1)跟我一起玩
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音乐游戏《碰一碰》。(也可换一种游戏)
(2)谁和我一起玩
①教师出示小男孩的图片,展开阅读活动。
一和朋友们一起玩真开心啊!瞧,一个小男孩也出来找朋友玩了。
②出示第2---3面:狗窝、狗碗、肉骨头。
一猜猜这是谁的家?
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小男孩想和小狗玩,应该怎样对他说呢?(幼儿生活经验交流、表述,并模仿小狗与小男孩的对话。)
③出示第4~5面:
一小男孩继续去找朋友玩,看看他来到了什么地方?
一谁会住在花园里呢?
一(引导幼儿观察花园里的长耳朵)猜猜这会是谁的长耳朵?
教师出示完整的兔子形象,并引导幼儿学说对话:“××跟我玩吧!”“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儿忙。”
(面出示第6~7面:
一小男孩儿来到了农场里。瞧!
引导幼儿听辨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一小男孩会对小牛说些什么?
一猜猜小牛会怎么回答他?
(3)谁都不和我一起玩
一小男孩找了几个朋友一起玩?
他拉着谁的尾巴在说话?(教师播放动物的叫声(引导幼儿按照先后顺序给图片排队)
~他们都是怎么回答小男孩的?
一小男孩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朋友和他一起玩,你猜,小男孩会说什么?做什么?
(4)你快乐我快乐
①出示第8~9面:
~看看小男孩儿怎么啦?
~他哭得多伤心啊!你有什么办法让他快乐起来吗?(可设置小程序:男孩儿开心的笑脸以及笑声,以此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述,尝试各种让小男孩儿快乐起来的方法。)
(5)活动延伸:为什么不和我一起玩
一动物们都说:有点儿忙。可是他们会忙着做些什么事呢?(幼儿展开想象,自由表述。)
一下次我们再看《现在我有点儿忙》这本书,一起来找找动物们在忙什么的秘密。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意图
继第一次活动之后,幼儿对于动物们究竟在忙什么重要的事而不去玩,产生了巨大的疑问,因此第二次活动将由此而展开。而幼儿在阅读故事、解答疑问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这些动物大便的形态,同时也懂得排便是一件很重要、很自然的事情。
2、活动目标
(1)了解狗、兔、牛大便的形状。
(2)懂得排便的重要性,促进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3、活动准备
《我现在有点忙》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幼儿不正确大便的图片若干张
4、活动过程
(1)我们有点儿忙
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激发幼儿回忆。
(2)不一样的大便
一动物们究竟在忙什么重要的事呢?我们一起去他们的家里看一看。
出示小狗家、花园、农场的图片:
一听听,传出了什么声音。(播放声音“嗯嗯”)
一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一声音没有了,我们走过去看看。(同时出示三张动物大便的图片)地上是什么东西?
一你能猜出这些都是谁拉的大便吗?
小结:哦!原来刚才动物朋友们都在忙着“嗯嗯”拉大便呢!
(3)我现在有点儿忙
一大便拉好了,动物们又和小男孩一起快乐地玩起游戏啦!
出示第20~23面:
一咦,突然小男孩停下来不玩了,他转身朝自己家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说:“不好意思,我现在有点儿忙。”
一奇怪,小男孩忙着跑到家里去干什么呢?(幼儿想象、讲述)
一听,什么声音?小男孩在干吗?
(4)我们的大便
一猜猜小男孩的大便是怎样的。
小结:不同动物的大便样子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小朋友的大便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的大便正常的时候是干的,如果吃坏了肚子,大便就变成湿的了)
(5)我会大便
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讨论:
一为什么小男孩不多玩一会儿再去大便呢?
一为什么小男孩不能像动物们一样在地上大便呢?
一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请你来看看这样做,对吗?(图片内容:把嗯嗯拉在裤子上、边看电视边嗯嗯、好几天拉一次嗯嗯等)
小结:大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了便意就应该马上到卫生间去拉掉它!
(三)活动拓展
1.是谁的大便。让幼儿观察“兔子”、“小狗”、“金鱼”等动物的大便,知道不同动物大便的形态。
2.游戏“蜗牛拉大便”。让幼儿了解蜗牛拉出来的大便与吃下去的食物有关,吃的食物是什么颜色,拉出来的大便就是什么颜色。因此,教师可为幼儿制作一个蜗牛模型,给幼儿看各种食物卡片,想象一下,蜗牛要是吃了这个食物,会排出什么颜色的大便。
(四)阅读区的活动
请幼儿做“卡片连连看”的游戏,请幼儿用扭扭绳将不同动物与相应的大便卡片缠绕在一起;同时鼓励幼儿使用象声词“嗯嗯”模仿动物排便的过程。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大班健康教案。
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春风吹着,春雨下着,花儿开着,树发芽了,各种各样的小虫也出来了。池塘里,小河边出现了小动物——小蝌蚪,这一切吸引着我们农村的小朋友,他们觉得小蝌蚪真好玩,小蝌蚪为什么和妈妈长得不像呢?什么时候才长得跟妈妈一样?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设计了《小蝌蚪和青蛙》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2、激发幼儿爱护小动物。
3、让幼儿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磁带。
2、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图。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欣赏录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了解青蛙生长变化过程。提问:这个故事里面都有谁?青蛙妈妈在水里种下了什么?长出什么来了?最后变成什么了?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卵→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青蛙
小结:
(1)、蝌蚪要变成青蛙先——再——后——最后——
(2)青蛙生活在哪里?(水里、地上)
(3)青蛙吃什么?(蚊子、蜗牛……)
四、教育幼儿要爱护小青蛙。
(它是捉害虫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有益的。)
五、幼儿绘画《蝌蚪》、《青蛙》
六、结束部分:
小青蛙饿了,我们送它们去捉害虫吧。
教学反思
孩子对青蛙和小蝌蚪比较熟悉,能说出蝌蚪的外形,生活习性,通过活动在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活动目标:
对周围事物有探索的兴趣,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初步感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并在愉快的情绪中体验春天的乐趣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对话,分角色扮演,会用语言描绘春天活动准备:
课件《春天的电话》,小熊,小松鼠,小白兔,狐狸,小青蛙,电话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春天的自然现象
师: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来了,那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春天(放PPT)
师:小朋友们看看春天有什么变化呢?(柳树发芽了,花开了,河水里的冰融化了,看到小蝌蚪了)(放音乐“打雷下雨”)
(二)引起幼儿对春天探究的兴趣
讲故事《春天的电话》下附故事情节
2.向小朋友们提问故事中的小动物都有哪些,给谁打了电话
小熊先发现春天给小松鼠打了电话,小松鼠给小白兔打了电话,小白兔给小青蛙打了电话,小青蛙给小狐狸打电话,最后小狐狸又给小熊打电话。
(三)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让幼儿自行选择像扮演的角色
(四)游戏结束,老师点评
《春天的电话》
“轰隆隆!打雷了……"
睡了一个冬天的小熊被惊醒了,揉揉眼睛,打开窗户往外一看:”啊,原来春天来了!“他连忙拿起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1,2,3,4,5“喂,师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吧!”
小松鼠听了电话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2,3,4,5,1”喂,是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草吧。“
小白兔听了电话也连忙”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3,4,5,1,2”喂,是小青蛙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赶快出来游泳吧“
小青蛙听了也赶紧”得儿,得儿“的拨电话号码:4,5,1,2,3”喂,是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地上的虫子爬出来了,赶快出来捉虫子吧。”
小狐狸听了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5,4,3,2,1”喂,是小熊吗?春天来了,山上的花开了,快出来采花吧。“
小熊听了电话,高高兴兴地来到外边看见大家全都出来了,它碰到小狐狸说:”谢谢你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春天来了,还叫我出来玩。“
小狐狸指了指小青蛙说:”是他先打电话通知的,我们应该谢谢它。”
小青蛙却说:“我们都应该谢谢小熊,是他第一个打电话的."
小熊听了连忙用两只大手捂住脸连声说:”不用谢,不用谢。“
扭扭绳中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