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爱家乡教案
我爱家乡教案中班
小班家乡主题教案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史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各领域目标多次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学习,主动参与,探索问题,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基于上述理念,我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美景、美食和传统文化。 2.能大胆说出自己知道、看到的家乡事物。 3.喜欢自己的家乡,为自己是安康人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图片(安澜楼、香溪洞、瀛湖、二黄广场、蒸面、炕炕馍、羊肉泡、酸菜面、汉剧照片)、汉剧《小朋友们学二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喜羊羊 “喜羊羊听说我们安康很美,想带着羊村的伙伴们一起来旅游,它想请我们小朋友当它们的小导游,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说出安康的美景。 教师:“小朋友,那你们想带它们去我们安康那些好玩得地方去呢?” 请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出示图片讲: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说出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老师也为喜羊羊准备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引导幼儿说出安康的美食。 教师:“喜羊羊说玩了这么久觉得肚子饿了,想请小朋友带它去吃好吃的,你们想带它们去吃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追问:“喜羊羊最想吃有我们安康特色的小吃,想一想都有些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指导并出示图片。 3.引导幼儿说出安康的传统文化。 教师出示汉剧图片提问:小朋友,这张图片上他们在干什么?(表演汉剧)你们会唱吗?你会唱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为喜羊羊唱一首《小朋友们学二黄》吧! 教师:小朋友唱的真好,汉调二黄是我们安康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京剧的声腔起源,在我们陕西属于第二大剧种,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学习唱汉剧,把我们的安康的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听到我们安康的汉剧。 三、结束部分: 喜羊羊说他今天非常高兴,特别感谢我们大班的小朋友,他说要把安康这座美丽的城市告诉更多的好朋友,让他们都来安康旅游。我们生活在这么美的家乡,有好看的风景,好吃美食,好听的汉剧,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说的真好,这些感觉其实就是一种自豪感。为我们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 诗歌《我爱家乡美》 安康美、安康美 安康风景美如画 安康汉剧传四方 安康美食美名扬 我爱家乡安康美
大班美术教案我的家乡
去幼儿园教案网选择,打开一看,非常丰富。
1 幼儿园我爱家乡教案: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活动目标:
1、积极调查今昔家乡人们生活的变化与差异,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2、懂得要好好学本领,为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作过调查,并完成《比童年》的调查表记录。
2、投影仪、VCD机一台。《三毛流浪记》、《狂飙》VCD各一盘。
3、黑馍馍人手一只。情境图3张。
活动过程:
(一)讲述调查表,通过比童年初步了解家乡的变化。
1、你知道爷爷奶奶小时侯的生活是怎样的?
2、你知道爸爸妈妈小时侯的生活是怎样的?
3、你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
4、利用投影仪放大幼儿的记录表,师生共同小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侯和小朋友现在的生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主要差异。
5、你喜欢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还是你现在的生活?为什么?
(二)看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专题片《狂飙》,进一步感受家乡的变化。
1、你看到了什么?以前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有什么不同?以前的路和现在的路有什么不同?以前的街道和现在的街道有什么不同?还有什么不同?
2、你喜欢以前的家乡还是现在的家乡?为什么?
(三)教育幼儿珍惜今天的生活、热爱自己的家乡。
1、观看情境图,学会珍惜。 情境图一:不要吃的东西随手乱扔,吃了一点就剩下来。讨论:应该怎样做? 情境图二:不要穿这件衣服,要妈妈买新衣服。讨论:这样做哪里不对?为什么? 情境三:玩具不要了就扔掉。讨论: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做?
2、品尝黑馍馍,体验以前的生活。 馍馍象什么?吃上去有什么感觉?它和馒头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简要小结,教育幼儿珍惜今天的生活,懂得勤俭节约等。
4、引导幼儿说说怎样让家乡变得更美丽。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节约,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2、欣赏歌曲《听女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3、欣赏故事《三毛流浪记》
123幼儿园小班爱祖国爱家乡教案。
不给分就想要答案 哼 没门小班爱家乡教案。
搜人大菁苗国际幼儿园,他们那里有全套多媒体教学资源 幼儿园家乡特色教案。
了解中秋节来历和习俗,听革命故事学唱爱国歌曲,绘制月亮制作灯笼,手工制作月饼分享快乐,我与国旗合个影……9月27日至30日,武穴市新城区中心幼儿园为迎接第71个国庆日和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举行了“爱祖国 爱家乡——我是最靓的仔”主题系列活动。
各班的老师精心准备了有关中秋的图片、动画、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片。集体活动时,老师用谜语引出月亮,向孩子们讲述月亮的故事,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讲解《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让幼儿加深对月亮变化规律的认识。随后,孩子们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吃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听革命故事学唱爱国歌曲。老师们给本班幼儿讲述革命故事,选择适合幼儿的爱国歌曲,完整的演唱后集体学唱。通过对歌词的讲述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寓意与情感。在“我来表演”环节中,老师们根据歌曲的节奏、内容,配以优美动作,让孩子们在音乐的熏陶中感受爱国情怀。
制作月饼分享快乐。从画月饼、捏月饼到动手做月饼,最后展示和分享月饼,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中秋节的热闹气氛,也让他们学会了与人分享的美德。
制作灯笼庆国庆。活动中,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参与制作造型独特、美观新颖的灯笼。一双双小手在老师的示范下,慢慢绘制,仔细裁剪,一个个红红的灯笼在不断的努力下完成,孩子们十分欣喜。孩子们用特别的方式为国庆献礼,从小培养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制作国旗庆国庆,我与国旗合个影。“五星红旗上四颗小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其间的位置关系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为让幼儿体会到节日的欢乐氛围,为伟大祖国骄傲和自豪,萌发爱国旗、爱祖国情感。中小班老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为孩子们准备了制作材料,让幼儿通过涂涂粘粘的方式来进行制作,完成后再与国旗合个影。
通过此次系列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享受到了节日的快乐,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提高了幼儿的道德文化素养,而且加强了幼儿的爱国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程冬娅)
幼儿园爱家乡教案。